手部深Ⅱ度以上烧伤,常采取中厚皮片移植术或全厚皮片移植术。皮片成活虽然覆盖创面,但由于皮片边缘瘢痕增生或挛缩,可影响手的功能恢复,有的甚至造成功能障碍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因此,手烧伤植皮后可采取以下康复措施:
1、生活调理
(1)双手浸浴:拆线后1周内,每日用半盆沸水自然冷却至39℃~40℃,浸泡双手,如果向温水中加入次氯酸钠,配成0.1%次氯酸钠溶液,效果更佳。一则可清除血痂和周围的腐皮,二则借助水的浮力作用,有助于手的主动活动。浸泡时间不要过长,以5~10分钟为宜。水温不能超过40℃,水温过高可致皮肤毛细血管剧烈扩张,增加通透性,引起皮下渗液,形成水疱。
(2)保持手的功能位:手植皮术拆线后1个月内不要长时间下垂,最好放于胸前,防止手部水肿和植皮区起水疱。夜间睡眠时手要保持功能位,应处于腕背屈15°~30°,掌握关节屈曲70°~80°,手掌烧伤时,手部各关节应保持伸直位。
(3)加强局部保护:植皮区拆线后1个月内每日涂康复奶2~3次(康复奶适用于伤后愈合创面。具有保湿润湿皮肤、美白功能,对伤后皮肤色素沉着有显著改善作用。)。要防止外伤和曝晒、冻伤。如植皮区域出现直径小于1厘米小水疱,可以不用处理,保护其不破溃,一般在3~5天可自行吸收。水疱直径大于1厘米就应该给予处理,用75%酒精消毒水疱,用注射器将疱液抽尽,疱皮保持完整,保持局部干燥,一般3~5天即可愈合。如果疱皮破裂,露出基底,则应及时换药处理,一般局部涂0.25%碘伏,并保持清洁干燥。
2、特殊护理
(1)压力疗法
利用弹性手套对手部植皮区持续加压,预防和减轻瘢痕增生,并减少充血,减轻水肿。
注意事项:早用:拆线后创面完成愈合即可应用。为防止刚愈合的植皮区皮肤损伤,早期内层垫1~2层纱布再戴弹力手套。早期配戴时,会感手部肿胀疼痛,但能忍受,只要坚持1~2周后此症状常可自行解除。
压力适当:压力以病人能够承受为准,过紧影响血液循环,过松则达不到压力疗法的目的。
持续加压:需要24小时连续配戴,睡眠时切勿解开,患手要抬高,预防手部肿胀。
(2)按摩疗法:对创面已愈合、皮片成活良好的病人可进行局部按摩,以促进皮片软化,增强皮肤弹性。烧伤按摩手法为:将按摩力垂直于挛缩方向,进行垂直的螺旋形移动,按摩动作要果断而轻柔,治疗前局部可涂液状石蜡。早期采用轻柔的按摩法,并勤换手法和部位,每天1~2次,每次30分钟,随着皮片的韧性增加,可加大按摩力度。在按摩的同时进行对指、对掌、分指、握拳等关节活动度训练。各关节被动活动的范围以病人能够忍受为限。手部烧伤伴有指间关节或肌腱受损者,关节活动幅度要适当,动作要轻柔。
(3)支具使用
①可塑夹板的性能:可塑性夹板以氯乙烯、醋酸乙烯为主要原料的氯醋夹板,其特点是无毒、无刺激性,在温度40℃~50℃开始变软,70℃左右可随意塑形,常温下1~3分钟内硬化,可反复使用。
②制作方法:手背烧伤可用可塑夹板制成腕背伸15°~30°,掌指关节屈曲70°~80°,指间关节伸直,拇指外展对掌位的夹板。手掌烧伤病人,可塑成手部固定于伸直位的夹板。所有夹板应夜间使用,白天以锻炼为主。
3、功能锻炼
(1)日常生活动作训练: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有极大地调动病人的参与意识,既能改善功能,提高生活能力,又可稳定情绪,增强心理适应,减轻家庭的负担。生活动作训练要循序渐进,拆线后即训练用患手握勺吃饭,第一周在勺柄上缠上绷带,增加摩擦力,待手指活动稍灵活后改用筷子吃饭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可逐步训练其穿衣、系扣、穿鞋、系鞋带、剪指甲等,以达到生活完全自理为止。
(2)器械训练:现在体疗器械已开始走进千家万户,病人出院后可以在家中利用体疗器械进行锻炼。具体方法:利用握力器或球体锻炼手指屈曲和握力,每天2~3次,早期每次5~10分钟,随着耐力和皮片的韧性增加,可逐渐延长时间,锻炼的时间越长越好;利用分指板促使手指伸展和分指,每天2~3次,每次10~30分钟,1个月后如果指蹼处没有瘢痕增生,可结束此种锻炼。
(3)作业训练:作业疗法方法很多,一般可根据病人的兴趣和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作品制作,借以锻炼病人的手指灵活度,并增加其主动锻炼的意识。作品制作可以从简单到复杂,如书法、绘画、雕刻、编织等逐步进行,可早期让病人自己安排,鼓励其独立完成,实在无法完成时可给予适当协助。
(4)技能训练:技能训练是病人重返工作岗位前的过渡性训练,一般可根据病人的职业选择训练的内容,如有计划地安排与原职业相近的劳动技能。脑力劳动者可练习书写,打算盘,微机操作等;体力劳动者可以训练锯、刨、拧螺丝钉、钉木板、装卸推车等。
4、术后复查:一般手术后1个月、2个月、3个月、6个月、1年,分别到医院复查,复查的内容为植皮区域是否有弹性,瘢痕是否增生,功能是否有障碍,是否影响发育,锻炼的方法是否正确,预防瘢痕的措施是否正确等。